2025年3月1日 来源:联合早报
对比冠病疫情前的2019年,去年房地产印花税收中,各方占比出现微妙变化,组屋和非住宅房地产的占比,分别增加一和三个百分点,反观私宅则减少一个百分点。
两名房地产专家受访时解读,自从政府在2023年4月把外国买家的额外买方印花税(ABSD)提高到60%后,购买私宅的外国买家减少,不过,因为价格高,私宅占比仍近三分之二。另外,疫情以来组屋需求高、投资者把目光转向非住宅的商业单位,则推高了两者的占比。
身兼金融管理局副主席的交通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徐芳达,星期五(2月28日)书面答复前进党非选区议员梁文辉的询问时,透露以上数据。
梁文辉是向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询问,在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和2024年,政府从组屋、非有地私宅、有地私宅和非住宅房地产征收的印花税比例。梁文辉查询的年份,都是“大选年”或之前一年。
徐芳达代黄循财总理回答时说,议员要求的信息跨越20年,政府无法提供如此长时间系列的数据,因此提供冠病疫情前的2019年数据,与去年的最新数据对比。他说,疫情在2020年开始后,冲击房地产市场和印花税收入。
徐芳达也说,国内税务局(IRAS)在税收分类时,没有区分非有地私宅和有地私宅,因此把两者放在同一个私宅类别。他也指出,房地产交易可能涉及三类印花税,即买方印花税(BSD)、额外买方印花税(ABSD)和卖方印花税(SSD)。ABSD仅适用于住宅。
他提供的数据显示,相比2019年,去年组屋和非住宅房地产在印花税收中的占比分别增加一和三个百分点,分别是9%至12%。私宅则减少一个百分点至65%。
根据财政部资料,政府去年的印花税收入达63亿6000万元,比前一年的58亿1000万元增加9.49%。在去年的1166亿元总经常收入中,印花税收占5.5%、资产税也占5.7%,这两项以房地产为主的税收,在总经常收入中的占比合计高达11.2%。政府去年总经常收入的六成来自公司税、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三大项,占比分别是26.5%、17.7%和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