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好等:新质生产力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四川新闻网 成都315日讯(张明 记者 陈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成都市委关于“坚定不移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决策部署,成都市社科联(院)联合成都市社科院成都研究院、成都市金沙智库研究会组织召开成都社科界“新质生产力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特邀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外国语学院、成都师范学院、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天府财经等专家参会作专题发言。

成都市社科联(院)副主席、副院长李好在致辞中提到新质生产力告别了传统技术体系、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体现了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时代变化,要深刻领悟新质生产力“新在哪里”,即“领域新”“发展驱动新”“要素配置新”。 当前成都都市圈已经步入改革攻坚期、建设关键期,更需要强化创新驱动,紧扣要素变革,抓好新质生产力的“物的要素”、“人的要素”、释放潜能上层建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扩容领军、青年等多层次人才队伍,强化纵横向的府际联动和部门协同治理,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围绕加快提升成都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加快提升成都绿色创新能力、加快提升成都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等八大策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贾品荣提出了细化新质生产力细分领域科技创新选择机制、把新质生产力领域投资作为科技创新融资增长点等34条成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路径。

成都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国家二级教授杨继瑞提出成都作为“新时代战略大后方的核心支撑极”,发展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高端“新极化”,“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聚焦顶层设计、探究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深度协同的良性循环建设路径等方面塑造成都高端“新极化”方向,推动成都未来产业发展的“愿景图”成为“实景图”。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党委书记、研究员曲建升提出要激发传统行业增长动能,巩固产业转型升级成果,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培育新型劳动者队伍、创造和应用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拓展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推动更高水平的生产力要素协同匹配;最大化释放关键要素的创新能动性,发挥政府和科学组织作用,加快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

在讨论中,专家们普遍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优势进行,认为政策的制定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既要有顶层设计的引导,也要有地方的实际行动和创新,要警惕政策出台扎堆现象的出现,回归到市场主体需求上来。最后,专家们认为在低空经济、氢能等领域,成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应该聚焦重点领域着力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日期:2024/03/19点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