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全、李蕴慧:营造“根深叶茂”的科技创新生态

 来源:解放日报

 当今世界,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全球科技创新体系处于方向抉择与路径探索之中。上海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需要蓄势而为、深挖潜力、广泛动员,努力营造“根深叶茂”的科技创新生态。

 畅通链路

 以“国之重器”托举策源功能——

 纵观世界历史,基础科学研究力量的地理迁移是极为缓慢的进程,仅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过从欧洲向美国的系统性转移。

 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和重大装置、大型国企构成的机构矩阵,是上海基础科学探索与重大应用研究的主要承载。近年来,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等系列重大设施取得一批前沿成果,展示了值得期待的基础研究指数型发展“破壁”之路。

 在技术应用层面,上海的航空、航天、造船、装备、钢铁、石化等大型企业,源自国家工业体系的战略布局,多为行业明星或隐形冠军,具备了“可上九天、可下五洋”的自主创新实力。

 “国之重器”所织就的产业网络,蕴藏着海量的关键知识,生发着新的行业技术、商业模式乃至经济领域。

 以要素密集激发百舸争流——

 上海是众多外资企业和长三角民营企业总部、区域总部、研发总部的首选地。

 以医药企业为例,全球排名前20的药企有14家将研发总部或创新中心设在上海;特斯拉、英特尔、西门子等在沪海外企业基本形成了立足上海、基于长三角、联通全球的研发投入和工业知识产权创新体系。近年来,上海本地创新型企业更是层出叠现。在2023年发布的《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中,上海以38家独角兽企业排名全球第二位,展示了本地民营经济蕴含的巨大创新动能。

 按照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典创新理论,有效需求是可持续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市场需求能够引导企业积极有效地组织技术创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叮咚、小红书、米哈游等一系列数字科技企业精准对接人口密度大、收入水平高、商业模式新等大都市优势,将新型线上生活方式在上海率先落地,并以软性创新带动人工智能、半导体等数字科技硬核链条的创新。

 以海纳百川构筑人才基业——

 近代以来,上海是海外研究和媒体关注最多的中国城市。这有利于压缩距离感并消除隔阂感。近年来,上海高频率推出有分量的人才计划和政策荟萃英才、共襄盛举。

 外籍科技人才、海归科技人才聚集是上海的禀赋特征之一。据统计,上海累计核发外国人工作许可证超过40万份,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来沪工作和创业的留学回国人员超过29万人,两项均排名全国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科技底座和配套商务之外,上海的都市格调也是吸引科技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因素。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人才不再满足于封闭的办公园区,而倾向于更具文化氛围和都市感的上海中心城区。

 布局版图

 打造世界级创新集群——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的主要秩序是复杂创新活动往往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市,其产出的科技产品和服务通过数字网络、空间网络传递至广阔的地理范围。

 产业创新的集群理论认为,产业集聚或享有企业扎堆的“马歇尔效应”,或受益于大都市多元性的“雅各布效应”。上海的科技创新集群往往能够二者兼得。

 比如,上海在张江科学城、漕河泾开发区形成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药谷、医谷等成熟的创新产业集聚区;如今,更有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G60科创走廊等战略手笔。

 随着徐汇滨江、东外滩等区域的高品质开发,更多工业用地更新使用,针对科技企业的招商、育商、安商竞争更为激烈,企业对区位、交通、相邻企业等条件也会更加“挑剔”。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多轮双向选择之后,有望形成各种行业集群和主题集群合理分布的城市空间结构。

 坦率地讲,与安德森医学中心、硅谷人工智能、图卢兹飞机制造等世界一流集群相比,上海的专业化集聚仍有进步空间。都市多元性与行业专业化相互为用的模式,提供了一种发展路径和赶超思路。

 推进长三角协同创新——

 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定位,不仅具有雄厚的科学研究实力支撑,更彰显了背靠广阔实体经济腹地的技术链产业链协同能力,即把强化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携手共筑科技创新策源地、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共育国际一流创新生态。

 数据显示,长三角区域拥有全国近1/3的有效专利,是科技创新的沃土和热土;科技链条和制造链条深度融合,形成了分工颇为精密的长链体系。就上海而言,得益于科技人才、金融服务、国际枢纽等要素特征,一方面与苏浙皖块状经济、园区经济、飞地经济协同共赢,另一方面在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设计中心等功能上形成专业分工优势。

 从“面向世界”到“立足全球”——

 上海长期以来是海外技术、资金进入中国的“实验室”,又承担着科技企业扬帆出海的“桥头堡”功能,全球创新资源调配节点功能日益显现。特别是,上海在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互动游戏等领域逐步具备资源调配能力与全球话语权。

 当今世界,数字领域的可见趋势是大国产业链的自主安全、美国数字平台全球布局、中国数字科技企业出海发展。国际协作网络复合叠加,可以将上海科技创新带入要素跨境流动配置的全球发展时代。

 夯实优势

 制度和政策供给促科技创新蓬勃向上——

 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不遗余力推进科技创新。“科创22条”“科改25条”“人才30条”“放权松绑18项举措”等一系列重磅政策,架构了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现代制度和政策体系;科研经费包干制、重点产业技术攻关项目“揭榜挂帅”、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等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增强了创新者的获得感、成就感。

 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的设立,是上海加强政企沟通、深化企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创新举措。常态走访联系、专人服务对接、一企一策定制、专窗服务平台,切实解决了科技创新企业政策信息和公共服务获取方面的问题。

 科技创新中心与国际金融中心相互赋能——

 近年来,金融企业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投资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比如,金融服务从资金赋能转向打包服务。有潜力的创新企业希望能通过与综合服务实力强的投资者绑定利益,让投资者带来更多资源并解决更多问题。政策导向也希望更多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以全周期思维助力初创企业心无旁骛地成长。

 完备的金融投资服务,加之高水准的银行、咨询、审计、法务等专业服务,与重规则、守规矩、讲诚信的商业文化一道,为上海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科技创新与城市精神品格相得益彰——

 近年来,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浦江创新论坛等盛会以及设立顶尖科学家协会奖等举措,在全球范围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建设打响了品牌。

 与之相伴,科技感、科技控、科技范、科技风、科技达人、极客等成为时尚与人们的追求。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上海中学生的数学和科学能力连年高居榜首。以此为依托,上海作为科技风格突出的城市舞台、平台和讲台,承载着呼之欲出的科技创新时代精神。

 从生态视角和全局视野进一步来看,上海科技创新对内强辐射至长三角区域,对外与海外科技创新和商业服务机构广泛联系,其发生发展充分受益于政策体系、资金融通、商业服务、城市氛围等。如此“根深叶茂”的生态系统,是上海禀赋优势不断夯实、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的实力、底气和信心。


 (作者分别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科技创新研究室主任、上海财经大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院研究员,本文刊于2024130日解放日报14版思想周刊/新论)


日期:2024/01/30点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