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建设“五个中心”,强化“四大功能”,上海与纽约、新加坡等城市有何差距

来源:上观新闻

五个中心”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一以贯之的总体定位。新的一年,更大力度推进“五个中心”建设深化落实、突破提升,需要更好发挥“四大功能”的质量导向和集成效应,在提升经济中心国际地位、金融中心国际化水平、贸易中心枢纽功能、航运中心资源配置能力、科创中心策源功能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推动上海城市功能从“有没有”到“强不强”跃升突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发展逻辑」

上海落实国家战略需要以加快建设“五个中心”作为使命牵引——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竞争越来越体现在城市乃至城市群的尺度上,核心城市的战略引领作用日益突出。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等全球城市的巨大经济社会影响力、引领力,事实上已经超越区域范畴、国家范围。

上海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是基于国家战略层面的谋划和统筹。要以“五个中心”为使命牵引,攥紧发展拳头、强化战略聚焦,更好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优势、龙头带动优势、科技和人才优势,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当好开路先锋,为落实国家战略、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国家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加快建设“五个中心”需要以强化“四大功能”作为战略路径——

全球资源配置功能要求对全球战略资源及其通道具有高控制力,包括做强资本要素市场、商品贸易市场等,高效配置人才、信息、技术、数据等,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位势。

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大趋势,利用超大城市丰富的人才、资本、信息和科技资源优势,率先实现知识、技术到产业的创新协同,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的核心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做强专业服务、数字服务、文化服务等。同时,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先导产业,不断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产业集群,强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市场控制力。

开放枢纽门户功能要求持续深化对外开放,在贸易、投资、金融、创新等更大领域扩大外资准入。同时,营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国际企业、全球资源要素集聚,强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集聚辐射力。

强化“四大功能”需要以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动力源泉——

强化“四大功能”,在理论上体现了卡斯特的“流动空间”思维:“配置”后需要渠道、“策源”后需要辐射、“引领”后需要带动、“枢纽门户”后需要赋能。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上海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已不足以支撑上海城市功能提升。下一步,通过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推动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是强化“四大功能”的关键举措和重要保障。

「现实逻辑」

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就是要做大做强要素市场,聚焦资本、人才、技术、数据等高能级要素的全球配置能力,掌握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日前,一家英国智库集团发布“第3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声誉等方面对金融中心进行评价和排名。其中,上海的排名落后于纽约、伦敦、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但高于巴黎、东京等。从得分情况来看,全球金融机构和从业者对中国头部金融中心的发展前景普遍看好。

日本森纪念财团城市战略研究所发布的全球城市实力指数显示,上海的交通可达性位居全球第一,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分别位居第四、第六、第三和第十。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就是要突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关键技术攻关、科技创新转化等,解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动力,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从全球城市实力指数的研发指数排名来看,上海低于伦敦、纽约、东京、新加坡等,但近年排名处于上升态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新近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上海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中的排名从2017年的第19位跃升至今年的第5位,反映出上海在强化创新策源功能方面稳步前进。

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就是要打造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金融、航运、贸易产业上,上海近十年间取得了长足进步,与伦敦、纽约、东京、新加坡等世界城市的产业能级不断接近。在高科技产业方面,上海积极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大先导产业初步确立世界级产业集群地位,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等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实现突破。

2023年全球独角兽企业总部数量排名来看,旧金山以181家独领风骚,纽约以126家位居次席,北京79家,上海以66家位居第四。上海与旧金山、纽约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但较大幅度领先于伦敦、巴黎。

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就是要基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各类生产要素和商品要素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流动,强化在规则、规制、标准、管理等方面的融通对接,持续改善城市营商环境——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显示,在与十个有代表性的世界城市比较中,上海在市场开放度方面仅位居第十,在开办企业便利度方面位居第六,在跨境贸易便利度方面位居末尾。其中,在出口过境审核时间和成本、进口过境审核时间和成本、关税税率等五个指标上,上海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工作逻辑」

瞄准市场和渠道建设,提升城市集聚辐射能级——

比如,提升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加快建设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集聚一批功能性总部型机构,努力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资产管理中心。

又如,优化货物贸易,做大转口贸易、离岸贸易、数字贸易,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集聚更多高能级、强辐射贸易型总部和功能性平台,建成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

再如,提升集疏运体系运行效率,推动航运运价指数期货上市,发展航运金融及海事法律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加快邮轮经济全产业链发展,建设国际一流和知名的邮轮母港。

注重科技创新策源释放,扩大高水平科技供给——

比如,聚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国家实验室,争取更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沪;统筹、优化基础研究重点领域布局,提高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加快建设一批综合性战略科技力量。

又如,全面实施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上海方案”,加快形成一批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功能型研发转化平台。

聚焦新型产业体系建设,加快释放经济新动能——

比如,瞄准产业发展前沿,突出集群发展理念,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汽车、精品钢材、精细化工等产业提质升级,培育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集群。

又如,以新兴技术为驱动,以商业模式创新和应用场景开放为牵引,以市场准入、行业监管、政策配套等规则体系为突破口,促进现代服务业繁荣壮大。

要坚持市场配置与政府引导相结合、自主可控与开放合作相结合、产业扶持与企业培育相结合,夯实产业链发展基础,完善要素市场配置,创新行业监管方式,为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争创国际竞合发展新优势——

要着力强化开放窗口、枢纽节点、门户联通功能,支持浦东新区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创造经验,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加快建设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在若干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比如,推动临港新片区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人员从业自由以及信息快捷联通等政策落地落实,实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和全面风险管理制度。

又如,发挥虹桥地区引领长三角更高水平协同开放的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和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的核心功能,持续放大进口博览会溢出带动效应,加快建设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亚太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健)



日期:2024/01/16点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