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26日电(记者 曹滢)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和万科公益基金会近日发布《100城市垃圾分类指数(GSI)评价报告》。报告显示,虽遭遇疫情不利影响,我国多地仍通过加强标准化驿站建设和分类督导等举措,积极推动社区居民生活垃圾自主分类习惯培养。
为科学评估各地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和万科公益基金会在中国环境记协的指导下,于2020年联合发起了“随手拍点亮小区垃圾分类”活动。2022年,活动规模进一步扩大,垃圾分类指数评价城市从22个扩大到100个。
本期评价中,苏州、上海、南京得分进入前三甲。福州、铜陵、青岛、宁波、嘉兴、深圳、杭州进入前十名。
调查显示,苏州、上海等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机制基本建成,居民自主分类习惯基本养成。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建设持续进展,厨余垃圾处理能力有较大提升。
超过一半城市得分低于10分,显示社区垃圾分类表现尚处在较低水平。评价方认为,主要是因为未实施“撤桶建站、定时投放、监督指导”等关键措施。部分城市已在投放点硬件设施建设上花费不菲,但居民自主垃圾分类投放率偏低,要么需投入巨资开展二次分拣,要么混装混运影响后端分类处置。
评价方认为,落实三大关键措施对厨余垃圾分类正确投放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苏州市连续两年获垃圾分类指数排名第一,离不开从2019年开始实施的定时定点定人督导制度,并且提供了完备的支撑体系;北京市海淀区百朗园作为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垃圾分类已形成良性循环,老少居民普遍养成自主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百朗园的经验表明,居民分类习惯的养成,前期尤为需要桶前值守。
本期评价发现,厨余垃圾处理能力缺口大和“吃不饱”现象并存,当前在建和已建成处理能力仅约占厨余垃圾可分出量的1/3,但拣出率低导致超前规划建设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吃不饱,纯净度不高影响厨余垃圾处理效率和质量。
本期评价还发现,垃圾焚烧能力已经出现区域性过剩苗头。随着垃圾分类的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量提升,垃圾焚烧能力过剩问题有可能进一步显现。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垃圾分类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有着重大意义。一方面,必须正视多数城市距离达成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要从领跑城市案例中看到希望,保持信心。领跑城市应抓住机遇,调动市场化力量,积极尝试将前端社区垃圾分类与后端企业的高效循环再生利用相结合,对接产生和废弃大量塑料包装物的大型中外品牌、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大幅升级循环再生体系,助力双碳行动和美丽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