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双碳”背景下的城市发展机遇


来源:城市问题

一、 城镇化下半场城市更新是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主要工作

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到中后期阶段,城镇化发展质量成为关注的重点。到202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接近65%,全面进入“城市中国”阶段。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从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增量发展时期已经过去,大部分工作转移到存量发展方面。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城市更新的新要求,并将这一要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说明了城市发展进入到一个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


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率达到60%以后,正是城市问题集中爆发的时期。政府、城市管理者及专业人员不仅要持续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要注重解决城市发展本身所产生的问题。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都是在城镇化率达到60%的时候面临城市发展问题的集中爆发(包括环境问题、住房问题,城市病问题、拥堵问题等),由此提出城市更新这一战略。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城镇化率达到60%以后,生产与消费领域出现诸多新变化。一方面,城市的建设体量很大,要关注社会新矛盾、消费新趋势。到“十四五”末期,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数量有可能达到5亿—6亿人,超过美国的人口总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的国民更加富裕,也更加有时间,对生态产品、文化产品、创意产品的需求会增加,居民对消费产品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要实现消费升级。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结构发生变化,老龄化已经成为人口结构的主要问题。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亿,预计到2035年,我国将会进入到超级老龄化社会阶段。


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要深刻理解新时期中央对城市发展的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工作,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注重生态文明,注重安全发展,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促进形成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这是总要求,意味着一方面要补短板,另一方面还要提品质、保安全。


过去城市发展研究关注比较多的是“城市病”问题,现在实践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是安全隐患与安全问题,这都是城市发展当中亟需关注的问题。城市更新作为一个发展战略,不仅包括老旧小区改造,还需要对照城市建设前期的工作总体要求,在城市的空间结构、生态修复、历史文化保护、居住社区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同时还需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开展县域城镇化建设等工作。


城市建设要以人民为中心,要落实到具体人群。目前比较值得关注的是四个“2亿人”,一是城市中的2亿新市民、青年人,他们中的70%在城市中租房住,我国每年新增一千多万应届大学毕业生,住房困难问题突出,住房需求总量较大,同时存在结构性问题,因此要重点解决年轻人在城市中的住房问题。团中央和专家学者已经较多对青年发展需求进行研究,年轻人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应该鼓励青年创业就业。二是生活在老旧小区中的2亿人,这些小区普遍存在设施不健全的问题,现在2000年以前建成的房子改造得差不多了,城市更新规划大量转到2000年以后的住房改造方面。还有另外两个“2亿人”是老人和儿童,这个问题已经有较多专家和学者对之关注,限于篇幅,在此不再展开。所以全龄友好应该是下一步城市发展政策、理论和方法都应该关注的发展方向。


二 、“双碳”目标下城市更新要注重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绿色城镇化是国家发展的一个总要求。一方面,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30/60”的气候目标。另一方面,据较多学者测算,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大概在2035年到达峰值,届时城镇化率会达到75%左右,城镇人口有10亿—11亿人,即在2030—2035年之间,碳排放峰值和城市人口峰值“两峰叠加”,意味着在此之前对于新增人口进程要实现一个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同时对已经生活在城市里的八、九亿存量人口的所有设施与运营维护,也要采取绿色低碳方式进行改造。


我国城市实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全世界的国家或城市,不管是欧洲还是北美,都是在人均GDP达到2万—4万美元,甚至是在超过4万美元之后才逐步走向绿色低碳转变,而我国人均GDP刚刚达到1.2万美元,经济发展刚起步就要实现这个转变,相当于我们一方面要提高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要推进人口城市化进程,同时还要实现减碳,目标任务艰巨,实施压力很大,未来要做出比较大的努力。


城市是减碳主阵地,增量建设与存量更新都面临挑战。首先,存量更新不能再搞大拆大建,拆和建都是一个产生碳的过程,应该注重内部更新改造,不断推进渐进式、小范围、绿色低碳的创新技术应用,这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其次,应该提高城市公共空间使用效率,通过提高公共空间品质,可以激发城市活力,激发城市的创新创业活动。城市建设要吸引大量的年轻人,上海市在这个方面具有经验,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一江一河”改造非常成功,给广大市民提供了高品质的公共空间,提高了整个城市的品质,吸引了更多人才。


三、 坚持绿色引领,“双碳”目标下城市更新技术体系要有新突破

“双碳”背景下城市更新坚持绿色引领,技术体系要有新突破。比如“双碳”背景下的城市更新技术体系要和国际上一般意义的低碳规划实践相一致,参考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在碳排放方面的建议,对照城市更新要关注的八大任务,包括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居住社区建设、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绿色低碳的城市更新技术体系。


一是生态优先的城镇格局

城市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首先,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优化。包括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保障生态安全格局的整体性、系统性与连通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扩大区域生态空间;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推动绿色交通设施互联和组织效率提升。城市的开发建造不能延续过去简单的“摊大饼”蔓延式的无序发展模式,应该发展生态空间的隔离,倡导组团化发展,这样才能创造一个绿色低碳的大环境。


其次,要实现高覆盖率的绿色空间。我国城市中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都比较高,所以在居住社区的建造组团层面,不建议实施高层高密度建设,当然,建设低层低密度也不现实。因此,我们提出中层中密度的概念,这样社区能够有更高比例、更大尺度的绿色空间。


再次,要倡导产城融合。功能单一和密集填充的布局形态不利于城市碳减排,而疏密有致、混合功能的布局形态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碳排放。过去城市建设重视功能分区,工业区域只有工业功能,居住区域只有居住功能。但是,在产业迭代升级之后,很多功能是可以混合的,产城融合这个概念是可以成为现实的。例如,上海新城、新市镇的商业服务用地基本容积率为1.0—3.0,住宅组团用地基本容积率是1.0—2.0,而新加坡街区的最高容积率为2.8,住宅形态多为小高层,新加坡这样的建设经验在我国可以推广。


二是生态文化的功能修补

首先是建设“公园城市”。成都市在我国特大城市中首倡建设“公园城市”,此前,相关规划在城市建设中仅体现为在城市中建造若干个小尺度或中尺度的公园,但“公园城市”是以公园理念建造城市,将整个城市像公园一样去建设,实现在居住区域能够看到公园、在公园里面能够看到工作空间、在工作空间里面也能有绿地的结构。这是可以实现的,因为在产业结构迭代升级之后,工业化时代大体量的制造业逐步减少,服务业比例不断提高,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很多工作与生产空间可以和自然环境比较好地结合。成都在“公园城市”建设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其次是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要合理划定四类保护分区,构建三级生态廊道体系,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提高自然系统稳定性和连续性。在城市外部与城市内部都要强调生物多样性,城市外部农田的生物多样性需要保护,同时,城市内部也有很多生物,需要在新理念指导下开展城市建设。包括建造小微绿地、邮票绿地,也包括绿道、城网的建造,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


再次是城市文化的功能修补。在城市发展过程当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历史文化的价值,因此历史文化遗存越来越珍贵。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我国历史悠久,历史遗存丰富,这些是城市未来发展的灵魂。因此,应该通过绿色低碳技术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探索新的城市发展理念,要建立历史建筑保护清单,还应该注重营造历史环境保护的氛围。


最后是要延续城市的整体风貌,实现和自然和谐友好。以延安为例,过去大家都认为延安的文化保护只包括宝塔山,其实延安有很多有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如何把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生活相结合是一件需要系统谋划的工作。此外,延安地处黄土高原,如何使黄土高原的生态保护和新时代城市建设形成良好互动,不破坏地形地貌,实现低冲击、低影响的城市建设,这都是新时期城市发展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另外,城市更新要倡导微更新,城市一些旧居住区、旧厂区、旧商业区可以进行一些织补式、针灸式更新,而不是大拆大建,要保留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因此在政策、理论和方法上也要相应进行创新。


三是公交导向的交通出行

首先要建设“小街区、密路网”的路网模式,合理确定路网密度,一般以大于10公里/平方公里为适宜。同时形成安全的道路红线转角半径,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缩减交叉口的道路红线倒角半径。其次,倡导绿色安全的低碳交通设施。一方面,合理配置电动汽车充电桩,结合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合理布局可再生能源充电站、加气站、新型燃料加油站等设施。另一方面,合理配置共享停车设施,采用机械式停车库、地下车库或立体停车库等集约停车方式。再次,建设便捷可达的公共交通系统,构建高效衔接、多元换乘、便捷可达的公共交通体系,提升公共交通站点覆盖率,合理布局公共交通站点,并与各级就业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布局相匹配。最后,建设连续舒适的绿道系统,包括提高绿道系统网络密度、推进慢行交通网络的功能复合、保障慢性空间行人路权。


四是绿色低碳的社区建造

建设集成各类技术的绿色低碳社区是指通过发展绿色生态技术、降低社区碳排放、提高社区碳能力来建设绿色低碳社区。社区层面和我们日常生活最为密切,包括小区和小区周围的环境,还有道路、市政、养老、风景园林等设施构成,这些设施的建造都应该倡导绿色低碳。只有把各种设施做好,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绿色低碳社区。


首先,注重绿色低碳的建筑建造。目前,绿色建筑推广的力度已经比较大,2019年我国新增绿色建筑竣工面积13.7亿平方米,占当年新建民用建筑比例的65%,但是大量存量建筑的绿色化水平仍有待提升。之后还应该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和产能建筑,充分发挥建筑节能对减碳的主力军作用,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加强运行管理,使其对城乡建设领域减碳贡献力争达到50%左右。


其次,避免大拆大建,加强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一栋建筑的寿命与碳足迹无关,但是碳效用却相差数倍,控制未来拆迁量,可以让碳资产发挥长久效用。一方面,应倡导绿色建造,因地制宜推进装配式建筑,重点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钢结构建筑,力争到2030年,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40%。另一方面,鼓励使用绿色建材,鼓励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推进建筑废弃物集中处理、分级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循环利用建筑产品。


五是绿色韧性的基础设施

首先,充分采用“海绵城市”的建设方式,将节水城市建设、水安全保障、海绵城市建设、再生回用循环起来。2021年夏天郑州市的强降雨事件带给大家很大的震动,由气候变化引发的城市内涝问题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解决。过去城市排水仅仅靠排水管线,现在来看存在能力不够的问题。因此今后应该倡导海绵城市建设,也包括其他城市重大设施的建造。一定要形成绿色、低碳、可吸纳、可透水的城市大环境,才可能避免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影响。


其次,采用高资源化的固废处理。包括促进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争取到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要达到60%。还应加快推进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改造,加强再生水利用,提高城镇污水资源化利用率,再生水利用率争取达到25%以上。


再次,建设能源互联网。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应该重点发展分布式能源,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突出太阳能、风能、地源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混合供应。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提升区域工业余能回收利用率。


最后,在市政基础设施方面也应该强化绿色低碳使用和智慧化管理。例如,目前北京市在做一个灯杆项目,就是智慧化建设的一个代表。之前我们看到马路上有很多灯杆,包括交通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等等,北京市这个灯杆项目将其做了智慧化统一装置,既减少占地,也节能环保。这是绿色低碳基础设施的一些细节代表,将所有细节加在一起,总量就会很大。


六是智慧互联的运营系统

城市智慧运营包括智慧平台、智慧能源、智慧出行和智慧建筑。智慧平台指精细化管理的CIM应用,智慧能源指综合能源监测管理平台,智慧出行指智慧交通管理、智慧驾驶系统,智慧建筑指智慧照明、智慧空调与智慧电梯。如雄安新区建造过程当中使用的CIM技术,可以实现城市全过程数字化,包括数字化平台、数字化管理,所以叫做数字孪生,并且在实体建造过程当中同时有虚拟化的空间建造。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在城市未来运营维护的时候,每个节点都有数字化的文件,可以更加高效地实现运营维护的管理。未来要进一步探索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方法。包括构建事前辅助决策、事中协同管理、事后动态运行的协同平台,通过情景模拟、智慧评估、辅助设计等方式加强科学决策。


城市智慧运营还应该建立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平台,加强全程管理,形成包括总体规划、控详规划、方案设计、施工监督、竣工验收、运营监测六大管理阶段的数字化闭合流程,实现多源数据的有机融合。在接下来的城市更新工作中还应该注重对既有建筑的数字化建设,这个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与设计。


总的来说,在绿色低碳的大背景之下,城市发展还有很大空间。未来15年是我国城镇化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窗口期,我们必须处理好城镇化率达峰、碳排放达峰、人均GDP倍增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背后是整个城市发展阶段转化、碳排放技术迭代、消费升级换代之间的关系,是经济、绿色、人口、发展这几方面的关系。只有按照发展的新趋势,建立起符合绿色低碳要求的政策、产业和技术体系,才能促进我国城镇化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王凯(1963—),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高级城市规划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设计等。


日期:2023/05/11点击: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