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上海证券报
论坛名称:2022上海大都市圈年度论坛
论坛主题:发布《上海大都市圈城市指数2022》
论坛举办地址:上海
论坛举办时间:2022年11月12日
11月12日,备受城市规划行业关注的“2022上海大都市圈年度论坛”在上海举行。作为论坛重磅声音,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研究中心在论坛上正式发布《上海大都市圈城市指数2022》(以下简称《指数》),《指数》从5个维度、20个指标,综合评估了上海大都市圈40个城市的发展动态与建设成效,为都市圈城市未来更好地协同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朋友圈概况】“1+8”超大城市都市圈正在形成
上海大都市圈有多大?据悉,为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2022年1月,《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由江浙沪两省一市共同印发,这标志着上海大都市圈的建设迈进了实质性共建阶段。目前,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范围包含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宁波、嘉兴、湖州、舟山9个城市,形成了“1+8”超大城市都市圈,致力于突破自身资源局限,加速优势整合,共建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
上海大都市圈“1+8”市域行政区域中,可分为40个市县区行政区域,陆域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2021年,上海大都市圈常住人口为7741万人,GDP为12.6万亿元。上海大都市圈以占长三角约1/6的陆域面积,承载了长三角1/3的人口和约1/2的经济总量。
9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全国首个跨区域、协商性的国土空间规划,旨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园长金忠民介绍说,该《规划》跨越江浙沪2省1市、凝聚9城、设计历时2年5个月,形成“1-3-6-12-19”的功能结构,是国土空间“五级三类”总体框架内的创新尝试。
《规划》提出总体目标,共筑紧凑开放的空间格局,完善多层次、多中心、多节点功能体系,计划到2050年,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成为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更加融合的都市圈,届时经济规模将超过50万亿元。同时,《规划》还提出“三步走”,即到2025年,上海大都市圈初步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框架,经济规模将接近20万亿元;到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经济规模达到30万亿元。到2050年,全面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经济规模超过50万亿元。
此外,根据《规划》,上海大都市圈将共建世界级高端制造集群体系,加速提升四大技术成长型产业集群体系,分别为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巩固强化两大现状优势型产业集群体系,分别为绿色化工、汽车制造;持续培育未来战略型产业集群体系,分别为航空航天、海洋产业。
【朋友圈指数】评估“1+8”城市发展动态
“恰逢《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正式印发并启动实施,作为区域发展的智库和平台——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研究中心历时两年,发布《指数》,十分及时必要。”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玉鑫表示,作为人口高度集聚、经济联系紧密的城镇化空间形态,都市圈在面对各类重大突发事件挑战时,需要提高协同治理能力,增强系统性、全域性韧性,从而保障整体的安全、健康、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欣喜地感受到,上海大都市圈的空间距离在加大,时间距离在缩小,心理距离在消失。但未来如何更好地协同发展,我们首先需要审视自己,在同一个坐标上找位置、找差距、找发展方向,做好协同规划。”
今年发布的《指数》从“生产性服务业、航运贸易、科技创新、智能制造、文化交流”5大维度、20项指标,将上海大都市圈40个城市进行一一评价打分。评价体系中,生产性服务业是城市国际化水平和整体实力的重点体现,权重为40%,其余维度权重为15%。生产性服务业维度包含GDP总量、人均GDP、外资生产性服务业分支数、圈内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关联个数、上市公司数量等;航运贸易维度包含港口集装箱量、机场客货量、进出口总额、自贸区/保税区总额;科技创新维度则包含专利授权数量、双一流高校/高等学校数量、国家级孵化器数量、高端人才数量;智能制造维度包括二产增加值、外资制造企业数量、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总数等。
经过不断优化指标的数据来源和算法模型,《指数2022》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上海市区以9.86分处于领先地位,各维度均位列第1,上海“龙头效应”凸显。苏州市区得分4.43分,除航运贸易维度外均排名都市圈第2;宁波市区以3.28分排名第3,并在航运贸易维度表现突出,单项排名第2。无锡、常州、南通排列4至6位,三者在生产服务、智能制造维度长板突出。此外,县市中昆山市排名第一,位列总的城市排行榜第七,江阴市、嘉定区上榜第八、第九,湖州市区位列第十。相比两年前,岱山县排名上升了12位,涨幅较大,主要得益于重大石化的选址落地;上海奉贤区排名上升了5位,各个维度得分均较往年有所上升。常熟、嘉兴市区、张家港、松江、舟山市区、太仓、慈溪、宜兴、青浦区上榜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