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駿輝加科技元素 豐富舞台氣氛

●衛駿輝提倡為粵劇加入科技元素,吸引年輕人入劇場。
現代粵劇《香江號》 勉勵港人不屈不撓 時裝粵劇,是香港女文武生衛駿輝近年的新嘗試,為粵劇這項傳承三百年的藝術瑰寶注入新活力,演員們口中唱的是粵曲,劇情卻以舞台劇的形式去展現。褪下華美的傳統服飾,換上現代時裝,唱腔聯乘科技元素,成為了另一種視覺享受。衛駿輝耗時數年排除萬難為粵劇創新,更因應疫情改編新作為港人打氣,但萬變不離其宗,「無論是戲曲還是戲劇,都是『戲』字行先,我們要用戲和情打動觀眾。」●採: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 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北山彥 去年彼時,疫情肆虐,康文署所有演出場地關閉,粵劇界陷入「嚴冬期」;今年此時,春暖花開,擱置許久的演出計劃終於提上日程,由衛駿輝與龍貫天主演,名為《香江號》的新戲將於5月22日於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大劇院開鑼,於22日內共演出25場,門票並非公開發售,而是通過各機構不同渠道免費派至市民手中。原來《香江號》由衛駿輝頗受好評的舊作《梨園·流金歲月》蛻變而成,故事背景同樣設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香港,講述戲班各人面對疫症的不同反應,有人團結一心,有人捨己為人,亦有人自私利己,小小的戲班似凝聚了社會眾生百態,這艘借古喻今的大船即將啟航…… 互助互愛 延續紅船精神 對衛駿輝而言,《香江號》是自己對現代時裝粵劇的再次試驗,「去年年中已經開始有製作一套戲來鼓勵香港人的想法,考慮過古裝大戲其實很難講疫症,也比較難令觀眾有代入感,所以我們選擇沿用之前的《梨園·流金歲月》的背景和人物,來構造一個與疫症相關的故事。」為何會選擇以「船」的意象來作為故事題材?她解釋道:「其實船與戲班一直有緊密關聯,如紅船是早年粵劇戲班乘坐的船,承載着戲班人的希望和夢想,紅船精神也正是互助互愛一家人。」 在她的記憶中,船是早年載染疫人士入島隔離的交通工具,是承載志願者勇氣和希望的載體,更有着繼往開來的正能量寓意。作為《香江號》故事的創作及編審之一,她希望藉這套戲鼓勵香港人堅持下去,共同捱過難關。「如戲中的戲班全面停演一樣,我們業界也因疫情停演了很久,有人為生存轉行,也有人選擇堅持下去,我想通過這套戲的正面題材給他們力量,大家共同討論如何衝破疫境。」籌備的過程因疫情一波三折,她稱自己始終心有忐忑,「一定做到,一定做到!」她這樣鼓勵自己和身邊手足,懷着必定可以成功演出的心情,做好每一件事。「這段時間,見到手足齊心前來排戲和練習,我心懷感恩,唯一的遺憾是來自內地的設計師在《香江號》完成前一個月因心臟病離開了我們,希望他在天上可以來到看演出……」講到這裏,她不由眼眶濕潤。 科技聯乘 吸引年輕人入場 政府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積極推動「ArtTech」 的發展,原來身兼製作人的衛駿輝早在十幾年前已提倡在粵劇中加入科技元素,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吸引更多年輕人走入劇場,「初時業界都不看好,我要逐一說服各部門的手足。要創新不是空口講白話,我看了很多不同的話劇、音樂劇、歌劇,大家都在改變,粵劇不可能沒辦法改變。」兩年前的《木蘭傳說》融入3D投影、動態捕捉及旋轉舞台技術,營造動感之餘亦增強觀眾的投入感,場場爆滿,收穫好評。「這是第一個沒有雞尾和大扣,也不會在台上不停打關斗的粵劇花木蘭。」她笑說。而今次《香江號》則加入如演唱會般的現場小提琴伴奏,「我們會將戲的時長濃縮在三個鐘之內,如同一部電影的時間,而小曲小調大家都聽得明,新的觀眾群會更有興趣來看。」 《木蘭傳說》的故事還在延續,她透露再次演出時還會再加入全新元素,而選擇花木蘭的故事再次創作,除因其突顯忠孝的傳統美德外,亦通過這個海內外觀眾都耳熟能詳的角色,寓意現今女性在社會上的貢獻。作為文武生,她在台上早已將自己視作男性去演出,但花木蘭一角卻又會不經意間露出女兒嬌態,她坦承對自己會有些許難度,初時「女扮男裝」也有些許不自然之感,但幸有昔日TVB藝員訓練班的經歷加持,她很快找回了自己,細心磨煉眼神功夫,「眼神和身體語言的作用,在所有的戲劇都通用。心中有戲,眼裏就有戲。」

日期:2022/04/09点击:11